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_欧美最猛黑人XXXXX猛交_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_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

世紀新能源網-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,聚焦光伏、儲能、風電、氫能行業。
  •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
  •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

隆基200億下單顆粒硅,螳螂捕蟬,黃雀在后

   2024-04-28 世紀新能源網馬增輝9570
核心提示:隆基與協鑫簽訂的超200億硅料長單,背后的意義遠不止賬面價值

進入2024年,止步“瓶頸”的光伏圈稍顯平靜。

2024年4月3日,硅料價格依舊延續2023年的下降通道,繼續下滑,慘淡的成交量無時無刻提醒著光伏企業,“下行周期還將持續。”

4月3日,協鑫科技發布的一則有關多晶硅料(顆粒硅)業務發展最新情況的自愿性公告,披露與已經與隆基簽訂42.5萬噸顆粒硅長期采購合同。消息一出,讓低迷已久的光伏江湖為之震動,更讓許久未有熱鬧場面的光伏圈再次沸騰起來。

然而,這次看似常規的合作背后,卻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圖。從長期來看,本次合作將對整個光伏產業造成深遠的影響,產業格局、甚至龍頭地位,都將重寫。可謂螳螂捕蟬,黃雀在后。

隆基下訂42.5萬噸顆粒硅,牽手協鑫

4月3日,協鑫科技在港股市場發布一則有關多晶硅料(顆粒硅)業務發展最新情況的自愿性公告。

根據公告,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隆基)與協鑫科技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(協鑫)簽訂了長期采購合同。合同涉及的多晶硅料(顆粒硅)采購量截至2026年年底,合共約為425,000噸。為期3年的長年共分三個階段執行,分別是:2024年期間采購12.5萬噸顆粒硅,2025年期間采購15萬噸顆粒硅,2026年期間采購15萬噸顆粒硅。實際采購量允許有10%的浮動幅度,由隆基綠能厘定。隆基或其關聯公司將根據需求每月下達采購訂單,訂單采購價格將由買賣方方根據現行市況磋商。

在下行周期的陰霾籠罩下,協鑫卻迎來了一縷難得的曙光。一份高達42.5萬噸的鎖量不鎖價硅料長單,令眾多硅企羨慕不已。這份長單不僅為協鑫帶來了穩定的訂單量,更為其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。對于協鑫這家多年來默默耕耘的企業來說,這無疑是一份巨大的利好。

4月10日,協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聯席首席執行官、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蘭天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信心滿滿地透露了公司的最新進展。他表示,協鑫科技已經完成了42萬噸/年的產能建設,并且未來有效產能還將進一步提升,有望超過50萬噸/年。

協鑫顆粒硅 來源:協鑫

早在3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,蘭天石便已經透露了顆粒硅品質的重大突破。這一突破不僅讓協鑫在技術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,更為其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。隨著技改的不斷推進,協鑫的顆粒硅品質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,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不難看出,以上內容傳遞了兩個關鍵信息:

自2023年協鑫剝離棒狀硅產能后,其顆粒硅產能迅速攀升,這一舉措或許意味著協鑫在顆粒硅技術路線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。協鑫對顆粒硅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,因此全力以赴地推進顆粒硅的生產。值得注意的是,隆基每年采購的15萬噸顆粒硅約占協鑫產能的1/3,這足以說明隆基在推動顆粒硅市場普及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,這正是協鑫樂于看到的。

隨著技術改進的不斷推進,協鑫的顆粒硅在品質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突破,為其進一步市場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可以預見,協鑫的顆粒硅業務已經做好了全面的準備,只待市場的東風。而與隆基的這次合作,無疑是協鑫所期待的東風。

與協鑫的高調宣傳不同,隆基方面對此次合作采取了低調處理的方式。隆基綠能相關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這是一項正常采購。實際上,此前我們已有關于顆粒硅的相關采購,這次長單相對來說規模大一點。”

其實,隆基所言非虛。

早在2021年2月,隆基綠能旗下7家子公司曾與協鑫科技子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簽訂多晶硅料采購協議,彼時隆基綠能計劃于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間采購協鑫科技多晶硅不少于9.14萬噸,并承諾逐步應用顆粒硅。

如果說這次長單采購,是隆基的常規操作,那么2023年的一次顆粒硅采購,或許就不那么尋常了。

2023年1月,隆基曾一次性采購了6000噸顆粒硅,其中5000噸來自協鑫科技,另外1000噸來自天瑞硅材料。結合2021年長單并未到期的事實來看,隆基此次單獨一次性采購6000噸顆粒硅,除用于生產外,大概率用于研發某種技術,而這種技術,很有可能是下文提到的TRCz技術,隆基本次采取多家采購的方式似乎是為了尋找更加匹配隆基TRCz技術的顆粒硅。

客觀來看,隆基本次采購42.5萬噸顆粒硅,應該是2021年9.14萬噸長單到期后的再次下單。但3年之后,顆粒硅的采購量上漲了4.6倍,似乎又顯得不那么正常。

精于戰略制訂的隆基,為什么在此時選擇長單采購42.5萬噸顆粒硅?

回顧3月28日,隆基在西安舉行的那場硅片新品發布會,似乎能夠覓得一些端倪。

隆基:TRCz硅片問世,第二次引領拉晶革命

在光伏產業的浩瀚星河中,技術革新的浪潮此起彼伏,但硅片環節的重大技術突破仿佛被定格在了上一次單晶硅片的問世,距今已有近十年的光陰。時光荏苒,盡管光伏產業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,但硅片制造領域卻鮮有顛覆性的變革,這無疑成為了行業內部一個亟待跨越的瓶頸。

隆基自創立以來,便憑借拉棒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如今,隆基再次將技術革新的目光投向了這片熟悉的領域,決心在硅片制造技術上書寫新的篇章。

3月28日,隆基向外界揭開了新品神秘的面紗,發布了全新硅片產品——泰睿硅片。

圖源:網絡

據了解,泰睿硅片采用了隆基自創的TRCz技術。

目前,常見的硅料拉棒技術主要有直拉單晶制造法(Cz)和重復投料直拉單晶技術(RCz)。

在多晶硅當道的年代,多晶鑄錠爐一次投料量從早期的200公斤逐步增加到800-1000公斤,而單晶拉棒單爐投料量僅為200-300公斤,二者的投料差距如此之大,導致多晶鑄錠環節相對于單晶長晶環節成本更低,使得單晶硅成本無法得到有效控制,阻礙了單晶硅的發展之路。為了解決這個痛點,隆基不斷加大研發力度,自研RZC技術,用于替代Cz技術。

2014年,隆基綠能憑借成功突破了RCz單晶生長技術產業化的技術壁壘,實現了硅棒產出量從原先的60千克/坩堝到1500千克/坩堝的質的飛躍。這一技術上的巨大飛躍不僅讓拉晶速度提升80%,而且大幅縮小了單晶與多晶之間的成本差距,為單晶路線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,并為其在未來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“但RCz應用過程中,面臨電阻率比值大,單晶頭尾電阻率不均勻等挑戰。”隆基綠能硅片事業部研發中心產品研發總監王一淳表示,近年來隨著硅片生產技術的不斷完善,硅片的性能提升越來越緩慢,硅片產品同質化愈發明顯。泰睿最重要的特征是提高了硅片的電阻率集中度,使電阻率比值由此前的3倍縮小至1.5倍以內。

隆基耗時3年時間,繼續發力拉棒技術迭代,從CCz工藝論證到顛覆式方案,再到新工藝的開發,直至2024年,隆基終于在RCz技術推出10年后,迭代出TRCz技術,應用于泰睿硅片上。

據了解,隆基泰睿硅片主要有三大顯著優勢:全平臺支持、電阻集中度高和吸雜效果好。

作為系列產品,它囊括了多種細分產品組合,能夠靈活適配市場主流的電池技術平臺,包括HBC、TBC、HJT、TOPCon等,且能滿足不同客戶對厚度和尺寸的多樣化需求。這一全平臺的支持,使得電池效率得以提升約0.1%。

此前,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:“公司很快會推出基于冠軍技術的下一代BC電池,新產品的效率將比當前市場上主流的TOPCon電池高5%,處于全球領先地位,可擺脫同質化競爭。公司的PERC產能也要進行改造,公司產品方面在2025年將處于一個非常顯著的領先地位。”

據業內人士推測:“如果說能夠做到轉換效率比TOPCon高5%,結合隆基在HJT、鈣鈦礦電池上取得的紀錄,鐘寶申所指的下一代BC電池,則很有可能是采用泰睿硅片的HBC電池。”

在單晶硅片的制造過程中,成本控制與電阻分布往往成為一對矛盾的存在。理論上,單晶硅棒越長,越有利于實現成本控制,然而,這種長度的增加卻會不可避免地導致硅棒頭尾電阻率差異的擴大。這一矛盾似乎讓人們在長硅棒與電阻分布更集中之間,不得不作出選擇,猶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。

隆基泰睿硅片能夠在不縮短RCz(重復投料直拉單晶)硅棒長度的前提下,實現軸向電阻分布的一致性,從而將產出晶棒頭尾電阻率比值從原先的3倍大幅縮減至1.5倍以內。這一技術突破不僅使得電池效率的分布更加集中、高效檔位電池的數量顯著增加,更提升了產品的整體品質,有效改善了組件端明暗片差異的問題。

另外,隆基泰睿硅片在金屬雜質去除方面表現出色,其優化后的吸雜工藝使得電池效率提升潛力更大,從而解決了業界對顆粒硅金屬雜質問題的擔憂。據隆基透露,顆粒硅可作為主要原料使用,其投料比例可達80%。這意味著如果將顆粒硅用于制造N型硅片,成本優勢將進一步提升。

據測試數據顯示,隆基泰睿硅片的彎曲強度相比常規產品顯著提升了16%。這意味著它在受到外力作用時,能夠更好地抵抗變形和破壞,表現出更強的抗斷裂能力。這不僅能夠提升成品率,更有助于硅片進一步薄片化。

隆基表示,量產之后的泰睿硅片在成本上并沒有增加,基本上保持持平狀態。這就意味著,泰睿硅片相比普通硅片,在價格持平的前提下能夠帶來更多的效率轉換,市場接受度不言而喻。

至此,隆基追求的第一性原則——降本增效,通過本次顆粒硅料采購完成了降本環節,而通過泰睿硅片實現了增效環節。

用顆粒硅實現成本降低,無疑是隆基簽訂42.5萬噸長單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而另一潛在動因,或許是減少對棒狀硅料的依賴,避免過度業務捆綁。

談及隆基與通威的合作關系,需回溯至單晶與多晶的競爭時期。當時,TCL中環與協鑫攜手,專注于多晶硅的發展。而隆基與通威則結為戰略聯盟,共同主攻單晶硅市場。為確保硅料的穩定供應,隆基選擇與通威合資成立硅料公司,依據各自的股權比例分配硅料產能。

然而,隨著隆基逐步涉足電池片領域,而通威則向硅片和組件領域拓展,兩家企業的業務重合度日益增加,最終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競爭對手。

在這一背景下,隆基選擇與協鑫建立合作關系,無疑是一種理性的避險策略。畢竟,硅料作為光伏產業鏈的上游關鍵原料,一旦來源方過于依賴某一方,供應中斷,將對硅片、電池片及組件等下游環節造成嚴重的生產影響,甚至可能導致減產或停產。因此,通過多元化供應商策略,可以確保上游原材料的穩定供應,降低潛在的業務風險。

同時,隆基曾表示,TRCz技術無論是棒狀硅還是顆粒硅都可以使用,似乎在向市場釋放著“哪種硅料性價比高,我就用哪種”的采購態度信號。

通過此次長單簽訂,隆基似乎達到了預期的目的。對于協鑫來說,是不是僅從本次合作中獲得了42.5萬噸的保底銷售量呢?

顯然不是!

隆基在泰睿硅片發布會現場曾提到,2021年曾進行CCz(連續單晶直拉)技術研究,但之后由于某種原因放棄。巧合地是,CCz技術成功與否,對于協鑫而言,將是翻身之戰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,因為協鑫多年來,一直在研究CCz技術。

協鑫:前有顆粒硅開道,后有CCz“屠龍刀”

多年來,協鑫對顆粒硅的專注,絕不僅僅是為了向市場提供物美價廉的硅料那么簡單。對于協鑫而言,顆粒硅只是其完整計劃中的一半,相當于子彈。而發射裝置則是還在研制中的CCz(連續單晶直拉)技術。

當下,硅料價格已經持續走低,在硅片生產過程中,晶硅成本可壓縮空間越來越小,光伏企業將目光瞄準了非晶硅成本的壓縮。

前文說到,當下單晶拉棒技術,主要以采用塊狀硅料的RCz拉棒技術為主。但是,盡管RCz已經對Cz進行了優化,但仍存在很多不足:

成本較高:RCz技術相比CCz技術,電耗更高,導致生產成本增加。

電阻率不均勻:在RCz拉制單晶過程中,坩堝內硅溶液會隨著單晶硅棒的拉制而變少,引起液面下降,造成拉制環境中熱場不穩定,從而導致硅棒頭尾電阻率不均的問題。

需要高品質硅料:RCz技術對硅料的質量要求較高,尤其是當向N型技術路線過渡時,對硅料的純度和一致性要求更高。

產能提升受限:雖然RCz技術通過多次加料提高了產量,但隨著硅棒數量的增加,能耗降低趨勢會逐漸放緩,增加棒數對節能效果微乎其微。

相比之下,CCz技術的優勢則更為明顯,無疑是當下比較優秀的拉棒技術選擇。

CCz技術,以其獨特的雙層坩堝結構,實現了單晶硅棒的連續直拉生產。其設計巧妙地利用了連續加料的方式,使得硅液的液面保持穩定。這樣,拉制硅棒和加料熔化的過程就可以同步進行,無需中斷冷卻加料。因此,CCz技術能夠持續不斷地拉制硅棒,每次拉出的硅棒長度更長,從而有效避免了RCz技術中因頻繁冷卻和升溫所帶來的拉晶能耗增加問題,可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。

CCz技術,還具有以下優點:

生產效率高:CCz通過減少人工加料環節,該技術不僅提升了自動化水平,降低了人工成本,還減少了外界環境雜質對生產過程的干擾。此外,顆粒硅因其出色的流動性和填充性,在初始裝鍋和復投階段都能顯著提升效率,更能滿足復投料尺寸要求。在坩堝的使用壽命周期內,CCz技術能夠順利完成8至10根晶棒的拉制,相比之下,RCz技術只能完成4至5根,從而進一步凸顯了CCz技術在生產效率上的顯著優勢。

生產成本低:CCz技術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表現出色。該技術通過優化拉晶過程,顯著減少了拉晶時間,并降低了坩堝的更換頻率和成本。同時,由于采用連續加料的方式,CCz技術還能有效減少能耗。綜合這些因素,使用CCz技術的單爐生產成本相比RCz法至少降低了10%,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成本支出。

適用于 N 型硅片:傳統RCz拉制技術受限于熱場的不穩定性,使得拉制出的單晶硅棒在頭尾部分經常出現電阻率不均勻的問題,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質量。而CCz技術則巧妙地實現了拉晶與加料融化的同步進行,確保了單晶硅棒在拉制過程中的電阻率均勻性,從而滿足了N型電池片對高質量材料的嚴苛要求。這一優勢使得CCz技術在高端電池制造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

但是,如果使用塊狀硅作為CCz技術的投料,將面臨一系列挑戰。由于塊狀硅的不規則形狀,投料量的精準控制變得異常困難。而且,當這些大塊的硅料進入坩堝時,其過大的體積往往會擾亂硅液的平靜狀態,對拉晶過程造成不利影響。

因此,在投料前,塊狀硅需要先進行破碎處理。這一步驟不僅增加了約2元/KG的成本,而且破碎過程中還可能導致硅料受到污染,進而影響硅棒的良品率。更為棘手的是,棒狀硅很難通過破碎達到CCz技術所需的投料標準,即使勉強達到,也會進一步增加破碎成本。

相比之下,小塊的顆粒硅因其出色的“流動性”成為更理想的選擇。它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投料量的精準性,使硅液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面,從而確保拉晶過程的順利進行。在協鑫的戰略布局中,之所以放棄棒狀硅而選擇顆粒硅,大概率是因為只有顆粒硅才能與CCz技術完美契合,成為最佳“伴侶”。

而協鑫在實現CCz技術之路上的最佳伙伴,則是天通科技。

早在2020年左右,協鑫便開始了與設備企業的合作之旅,旨在共同突破CCz技術的瓶頸。天通科技與協鑫科技的CCz技術合作可以追溯到2021年1月,當時天通科技成功獲得了協鑫旗下中能硅業的“顆粒硅驗證項目”的設備訂單。事實上,雙方的合作早在2020年左右的籌備上顆粒硅項目時便已開始,同時啟動了CCz項目。協鑫科技在設備廠家中選擇了京運通、天通股份以及晶盛機電進行合作。最終,天通股份因其爐子的出色表現以及在后續優化過程中的高度配合,贏得了協鑫科技的青睞,成為其合作伙伴。

然而,CCz技術的研發之路并非坦途。2022年,協鑫明確指出,CCz技術面臨著三大技術挑戰。首當其沖的是加料量的提升,從原來的6.4kg/h躍升至現在的10-12kg/h,這對投料量的精準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其次,確保爐內溫度的均勻性也是一項艱巨任務,它直接關系到硅棒的質量與性能。最后,氧含量相對較高的問題也不容忽視,它不僅對坩堝的耐用性構成威脅,還可能影響整個拉晶過程的穩定性。為此,協鑫正在積極尋求替代石英坩堝的新型材料,以期解決這一問題。

盡管面臨重重困難,但協鑫與天通科技的合作依然堅定如初。雙方繼續攜手共進,攻克CCz技術的難題。

2023年1月31日,協鑫科技宣布其子公司中能硅業彩虹工程的CCz(連續直拉單晶技術)設備及工藝開發項目取得重大突破。當月,首根超長單晶硅棒成功出爐,棒體長達5.1米,重量高達600千克。與常規單晶棒相比,該硅棒長度延長了42%,重量增加了50%,同時產能也提升了25%。這一成果標志著協鑫在CCz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。隨著設備調試的順利完成,年產400兆瓦單晶硅棒的項目已順利進入批量生產階段。

而在2024年3月18日于江蘇舉行的協鑫科技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上,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分享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業績數據。他表示,盡管多晶硅產業在2023年面臨著降本乏力的挑戰,但協鑫科技的顆粒硅業務卻實現了全年成本下降27%的卓越表現,這一成績顯著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包頭基地在第四季度實現的顆粒硅平均生產成本已低至35.9元/公斤。朱共山還展望了未來,隨著顆粒硅產量的不斷突破、生產工藝的持續優化以及公司內部上游材料的協同作用進一步加強,顆粒硅的生產成本有望繼續下降,為公司的長期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。

與RCz的顆粒硅摻雜工藝不同的是,在協鑫的CCz技術里,顆粒硅的使用比例將達100%。可見,隨著顆粒硅的不斷降本,CCz技術也將吃到降本紅利,未來可期。從長期來看,協鑫的一系列操作,頗有“黃雀在后”的意味。

綜上所述不難看出,隆基等龍頭采購顆粒硅,是協鑫的利好、是顆粒硅質量達標的最好背書、是協鑫顆粒硅加速占領市場份額的積極信號。但協鑫放棄棒狀硅的底氣在于CCz的執著。在協鑫的戰略中,顆粒硅+CCz才是最終的“殺招”。這一切,早在多年前已布局。

一位業內人士表示:協鑫在CCz技術攻堅方面付出了長時間的努力,雖然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對此已感到“審美疲勞”,但如果2024年協鑫的CCz技術取得最終進展,并將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,那么無異于手持“屠龍刀”,改寫光伏產業的競爭格局,“斬傷”幾家龍頭企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屆時將進一步淘汰技術研發投入薄弱的企業,投機者出局后,頭部企業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,形成以研發投入、技術迭代、降本增效的良性閉環。技術壁壘的不斷高筑,將使投機成本進一步提高,有助于全產業鏈協同,加速推進光伏產業的優質發展。

由此可見,隆基與協鑫簽訂的超200億硅料長單,背后的意義遠不止賬面價值,而是可能成為推動光伏產業技術革新、供應鏈重構和成本結構優化的重要力量。這一合作及連鎖反應,將對光伏產業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。

值得,拭目以待。

 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
 
更多>同類資訊
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【申報入口】 2024第四屆中國高比例風光新能源電力 發展研討會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